月度归档:2015年10月

问鼎中原的来由

九鼎据传是禹在建立夏朝后,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金铸成九鼎,象征九州。商代时,对表示王室贵族身份的列鼎,曾有严格的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因此,鼎很自然地成为国家拥有政权的象征,进而成为国家传国宝器。据说,秦灭周后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迁咸阳。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九鼎已不知下落。有人说九鼎沉没在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曾派人潜水打捞,结果徒劳无功。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老早的时候,祭祀用的鼎呢,就成为了王权的象征。

而这个楚庄王(就是被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楚成王的孙子)在周国国都洛阳附近的洛水东岸击败了陆浑的戎族,因为平定的是周都附近的动乱,所以周王室天子派人来犒赏一下,使者名叫王孙满。

楚庄王这货直接就问王孙满,周王室祖传的九鼎多重啊?

王孙满一听,不对啊,你这货啥意思,你想夺王权,准备把鼎给运你家里去啊,准备打造马车,想知道运载量还是咋滴啊?就回答道:

——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意思就是说,还没到你能得天下的时候呢,你呀就别问了,即便你知道轻重了,也是不可能把这鼎给搬回家的。

楚庄王一听,明白咋回事了,你丫还瞧不起人,说:

——子,无阻九鼎!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意思就是说啊,王孙满啊,你也就别藏着掖着了,即便你不告诉我九鼎有多重,也没啥大不了的。我楚国将士武器的戟头上的喙得有多少,我要是用这个喙来熔铸九个鼎那还不是绰绰有余。看看,这称霸还不够呢,夺取周室正统的野心昭然若揭啊。

问鼎轻重,从此就用来喻指图谋夺取政权的言行了。问鼎中原想必就是从此衍生出来的,因为中国传统的正统政权一直是在中原之地,所以问鼎中原也就意味着想夺取中央政权。

对了,这个楚庄王还是那个『一鸣惊人』典故中的楚王,据说这货于公元前 613 年登基,即位之初,沉迷声色,荒于政事,并下令拒绝一切劝谏,违者 “杀无赦”。大臣伍举冒以隐言进谏,称楚国高地有一大鸟,栖息三年,不飞不鸣,不知是什么鸟,当时庄王即位已经第三年,庄王知道伍举在以大鸟讽喻自己,于是回答说,大鸟三年不飞,飞则冲天;三年不鸣,鸣必惊人。然而此后数月,庄王依然如故,仍旧以淫乐为好,大夫苏从冒死再次进谏,庄王终于听从劝告,奋起图治,诛杀小人,任用贤良,使得楚国国力日益强盛 。

后来还真的就成为春秋五霸了,所以如果牛逼的你也有这种机遇,也可如此对那些埋汰你的人说说这个典故,兴许哪天我就『一鸣惊人』了呢,对伐?

周国分封领地的一些小事

周武王伐纣胜利之后,建立周朝,对于自家兄弟和立下大功的臣子自然是分封领地,但是周朝作为一个有着比前朝殷商更为先进制度的新国家,其分封还能看到一些讲仁义之处,或者也可以说为了自身政权合法性寻求更多方的支持。

获得领地并受封的武王兄弟据说有十五人,连那些古代圣人——神农、黄帝、尧、舜的子孙都被寻找到并分封于各地,据说舜的子孙被封于陈(河南省),夏的子孙被封于杞(河南省),连尼玛殷商纣王的儿子禄父(武庚)都受封于宋地,成为一个诸侯,有用殷旧地的一部分,不过给他派了三个监察者(叔鲜、叔度和霍叔),最终在成王刚即位时,还给整出来一个『三监之乱』,简直了。

宋地后来在春秋时期还出了一个疑似春秋五霸的宋襄公。

杞呢,就是那个『杞人忧天』的成语中的那个杞地人所在的地方,成天担心天要塌下来,能干点正事不?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费解之处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起事地点大泽乡在现今安徽省宿州,而他们率领的闾左贫民(古时以二十五家为一闾,居左者为贫,居右者富)被征发屯戍的地点渔阳在现今的北京密云,这之间差着多少公里呢?在百度地图上进行步行导航的结果是这样的:

宿州到北京导航线路

全程 800 多公里,这是现在的路况,全天不眠不休 24 小时地走,需要持续走 9 天 16 个小时,因为一场大雨耽误了,然后就下了一个结论—我们已经不可能按时抵达渔阳了,好歹都是一死,何不揭竿而起,兴许还有一分生机。这个逻辑真的好屌啊,从我个人的理解来看,陈胜这个人其实早都想造反了,虽然不知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是在他起事之前就说过的,还是他起事成功以后臣下帮他杜撰的,不过从这句话里我们能读出这厮的野心不假。

也就是说陈胜这哥们早都想造反了,刚好这会儿让我当了这些被征用的守备军的屯长,虽然不是啥实际的官职,就是个领头的,但起码在行军的过程中这帮人总会听我的吧,然后再来点小魔术啥的(鱼肚子吃出来写有文字的白绸,晚上有鬼狐叫这种事情我们会告诉你是安排好的吗?),尼玛还愁这帮被压迫得已经快变态的贫民们不听话吗?

索性趁着这会儿暴雨延误的机会直接反了得了,否则正常的思维方式荡然不会直接生出『反正延误了也是一死,不如揭竿而起』这样的想法的,试想一下,大雨只要不是下了一整个星期,我想这么远的路程,如果日夜兼程地赶路的话,还是有可能在限期之前赶到的吧。

虽说这次起义有的很是率性的感觉,感觉就是来一场说反就反的革命,完全没有什么周密的计划等等,但是就这样还能『天下云集响应,嬴粮而景从』,马上就集结了六七百辆战车,千余骑兵,数万兵卒,成功攻占了陈城(现河南淮阳,这座城曾做过楚国三十七年的国都,直到楚考烈王迁都至寿阳为止),成了陈王,而陈城中又有很多旧楚的亡国士人还有才干,例如武臣、张耳、陈余和周文等人,皆是当时天下的名士,这些秦时的亡楚人是最命苦的,跟秦的仇怨也最大。当时有这么一句话: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意思就是说哪怕天下就剩三户楚国人,最终把秦干掉的也会是楚人,表明了楚人在对秦的敌忾之心无比的强烈。所以照理说得了这么一帮对秦国有不共戴天之仇的能人,应该能把这革命事业搞得风声水起才对啊。可是事实再一次说明农民起义往往总是虎头蛇尾,秦国大将章邯在函谷关大败陈王的义军之后,直逼陈城,陈王陈胜被自己的驾车侍者杀了,陈胜在王位上总共待了仅仅六个月时间。而自称假王(副王)的吴广因过于傲慢,被自己的将军田藏给杀了。

不过他们倒是点燃了天下众多能人异士在长期高压之下无处宣泄的革命之火,这是刘邦和项羽开始登场了,事实证明这俩出身相对来说更有些来头的人,自身的素质也更高些,最终事情也闹得更大了,成为了真正的亡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