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叨逼叨

如何刻意练习写作?

这个 Blog 的域名是我在 2009 年 9 月搭建的,彼时想着终于可以一展拳脚,向那些我羡慕已久的博客主们学习,笔耕不辍地在键盘上码字,向着自己儿时成为作家的梦想进一步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很多人儿时也有成为作家的梦,我肯定是做过成为作家的梦的)。

然而事实上,这个站点建立至今已经历时 14 年 5 个多月,总共累计发布的文章 206 篇,其中有部分文章是跟编程技术相关的,有部分是跟编程技术无关的。长文主要集中在编程技术方面,短文主要是一些生活随想类的文字。

所以,到底要如何才能让自己真的成为一个写作的人呢?不持续写作是因为没有时间,还是因为没有写作的内在动力,或者说没有写作的主题和灵感呢?

今天在听播客《读库立体声》的时候,听到一位嘉宾李雨白的说法「业务的人才靠灵感,专业的人眼里只有活」,瞬间把我击倒在地。

想起了《文学的故乡》中莫言谈自己写作,贾平凹谈到自己写作,再想起村上春树的写作,再联系到池建强聊到的写作,想想莫不如是啊。

从今天起,就逮着一个话题就硬写下去,咱先不论写得咋样,先写了再说,持续练习一段时间再看看效果何如。

不经意的传承

小的时候,爷爷奶奶还在,爸爸和叔叔们成家后各自都分家过。偶尔会有节日,一大家人一起吃饭,爷爷和爸爸会喝一点酒,大叔、二叔和小叔基本都不喝酒,每次家族聚餐时,我才端起碗夹好菜,就发现我的三个叔叔已经吃完饭了,碗筷已经送到厨房灶台边了。

那会儿我总想,为啥叔叔们和爸爸吃饭的速度总是这么快,感觉一碗饭他们不到五口就吃完了,然后两碗饭下肚就结束了这顿饭,感觉还没夹几筷子菜呢。心里还想着自己是不是以后吃饭速度也能这么快,如今我也 36 岁有余了,早已经到了当年的爸爸和叔叔们的年龄了,猛地想起来,我现在吃饭的速度好像也跟当年的爸爸和叔叔们一样快,当然现在的爸爸和叔叔吃饭的速度也还是快。现在的我,在公司吃饭快的话 3 分钟,慢的话 5 分钟,在家陪家人吃饭,要是吃点费劲的菜时间能长点 15 分钟的样子,要是吃起来不费劲,5 分钟也就差不多了。通常孩子们才刚刚动手,我已经坐在沙发上吃橘子或者嗑瓜子了。

看来有些东西就是会很奇妙地传承下来,我把爷爷、爸爸和叔叔他们吃饭快的这个特征就给传下来了。

一件小事

昨天夜里大宝有点低烧,今早起床稍晚了些,吃完早饭开车送他去学校的路上,想起今天要参加管乐团的集训,便掉头回家取了次中音号再次出发。

在去学校的路上,从拿上次中音号的那一刻,大宝便跟我说「我不想上这个社团了,我还咳嗽着呢,也没法跟着练习」。我俩先是从为啥不想上社团课,聊到为啥此前很积极想报名参加,再到做事情不能轻言放弃,一路上起了不少争执。

我家大娃是一个性格相对来说温顺的孩子,通常都能接受他人的建议和要求,不会有特别强烈的情绪和明显的主张,俗话说的那种「都行」。在学校社团报名之初,我们一起讨论过想要参加哪些社团,管乐团是大宝自己主动选择的社团,因着他自己练架子鼓已经有了三年多时间了,所以一开始可能是想在乐团中负责打击乐,最终乐团老师面试后给他分配的乐器是次中音号。这个学期进入冬天后,学校孩子们陆陆续续地都经历了流感,社团的课也时不时地中断,大宝因为咳嗽时间较长,也请假了几节课。这么一来,课程进度就相对落后一些。

在今天简短的沟通过程中,了解到了几个信息,那就是社团本次集训是为了准备演出,社团其他的很多同学已经能演奏完整的曲子了,大宝相对来说有点跟不上进度。在去学校的路上,还没有了解到完整信息的我,以为大宝单纯就是觉得自己没学好或者学不好,没啥进展,产生了缺少正向反馈的怠惰感,对于中途放弃一件事情也没觉得多要紧,就轻易地提出想要退课的想法。然后就开始输出自己的观点「人生中能做好的事情十取其一,我们不可能因为某一件事情我们做不好或者没最好就选择不做的,在我们没有付出更多的努力之前,轻言放弃是不能被接受的」。甚至举例「如果爸爸因为自己赚钱不如别人多,工作做得不如别人,就不去努力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工作赚钱的话,我们又怎么会有现在的生活呢?」。在还没有展开之时,车子已经停在了学校门口马路边了。

送他进入校门口,看着他背着沉沉的书包,左手拿着饭盒,右手提着又大又沉的次中音号的箱子,慢慢地走进教学楼。等我回头开始往车上走的时候,我就在想,是不是有点太过于上纲上线了,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娃儿来说,会不会有点过于苛责。继而想起了自己上高中的时候,最喜欢的学科是语文、英语和生物,这三科我基本只需要靠我的记忆力就能拿不错的成绩,而数学和物理就敬而远之。上了大学之后,抗拒学习编程,开始找工作,校面试招被群硕、腾讯和阿里淘汰后,拿到超图的 offer 之后就再也没有试图再去寻求更好的机会。走上工作岗位后,一直选择了最简单的 996 苦逼创业模式,没能走出自己的舒适区。难道这不就是放大版的我家大娃吗?想到这里,坐进车里我就给老婆播了一个电话,简单把儿子对于管乐团的情绪描述了一下,交换了一下简单的看法,说是晚上再跟大宝聊聊看。

大宝今天集训完回家后又有点发烧了,回家路上的我还不知今天孩子妈妈跟孩子之间的沟通咋样。但是我似乎有点释然了,但是还是想提醒一下大宝「有的时候就得扛一下」,其实更多是说给自己听吧。

竟然被动「守夜」了

因着不言自明的原因,从上周五到昨天,间或会从公司GR同学那儿收到公司属地主管部门的某些指令和我们自行脑补的指令。

为了营造2022.12.06的追悼会沉痛的氛围,我想全中国过半数的网民,这几日打开各大互联网产品,均感受到了这股氛围,我们虽然是个不太入流的小产品,但也备不住被监管,更是想要在夹缝中求生。

昨天带着团队中的部分小伙伴,一直守到夜里12点,尚未收到任何指令,一口气松了下来,起码今天的营收还不至于受到巨大的影响,但是手机需要保持随时可接通的状态,也就是不能开静音和关机,处于随时oncall的状态。

由于平日里休息时我读会打开手机的睡眠模式,今天关闭手机的睡眠模式,把手机放到枕头底下,刚躺下没一会儿,微信响了——群里有人还在看日本🇯🇵🆚🇭🇷克罗地亚的世界杯比赛,拿起手机,把这个群设置为免打扰再放回去。没一会儿,钉钉响了——后端服务报警了,拿起手机,把这个提醒设置为免打扰再放回去(后端有专门值班的同学)。待到迷迷糊糊睡下了,凌晨2点半,Telegram响了——TON Community发了一条推送。F**K,我在我家大娃和二娃中间开始翻滚身子,一直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这么迷迷糊糊熬到了老婆早起的时间5点半(老婆今天要早起出门赶车出差),基本上就没咋再入睡过了。

躺在床上没睡着的时候,用力回忆了一下,奶奶、爷爷、外公去世的时候,我在祠堂中守夜的情景,断断续续地竟也没有想起太多的细节,未曾想因着工作缘由,躺在床上,为前国家领导人「守夜」了。

附上几个截图,聊做记录吧。

评论好像也没有那么好写呢

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播客节目《八分》和《文化有限》都有大量的文化评论相关的内容,尤其《文化有限》是一档多人对谈的以读书为主题的节目,其中会有很多关于读书的感想、分享和评论。

在我每天午休期间公园散步的路上,听着三位主播基本雷打不动地每周更新近日读过的书,我不止一次生出自己也可以试试做类似事情的念头,只是苦于自己没有志同道合的伙伴罢了。甚至偶尔会觉得自己也能做个类似的以文化消费为主题,谈谈历史、小说、游戏、电影这些大家好像都能谈上几句的内容,大不了多注点水,主要是能自得其乐。

这两天想着刻意练习一下自己写作的能力,这不刚刚读完《王能好》,刚好大概两周前听了一起波米的播客「评-《隐入尘烟》」,这两天早上晨跑的时候,心里听着别的节目,还在构思是不是可以写一篇关于「王能好」和「马老四」的文章。

然后今天上午,我就开始写了,写的时候才发现,写作的难度实际上还是很高的,虽然非虚构写作看似简单,是个人会打字,基本上都能写。但是一提笔就发现,要做到行文流畅,起码结构合理不混乱,表意清晰不胡来,实际上已经是非常困难了。

原来做评论也是需要锻炼的,也是要有大纲和结构的,不是胡诌就行,就是让你胡诌也怕诌不出来啥内容。

我争取以后每读一本好书,写一篇我自己的感想,没看一部好看的电影,写一篇自己的感想,不能光文化消费了,倒是也产出点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