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inx: [emerg] unknown directive "<IfModule" in /var/www/vhosts/www.7dot9.com/public/.htaccess:5
然后我就搜索了一圈,各种折腾,最终还是没能把问题解决,甚至向我的老哥们耀华发出了求救,不过可能耀华小哥哥当时也比较忙,未能自己上手(原来每次迁移或者遇到问题,基本上我都是直接丢给他,最后我只需要通过 Web 终端登录就好了),仅仅是提供了一个思路,我参考了这个思路搞了一番还是未遂。当时我就放弃了,接着当了一周的鸵鸟。
然后好心的 Zapier 依然每天给我发一封邮件提醒我「你的站点挂了噢,亲」,鸵鸟不好意思了。最终选择了一个周一的大早上来到办公室后,再次撸起袖子,这回我换了一个思路。我的想法是这样的,这个 WordPress 站点是一个动态的 CMS 系统,所有需要持久化的文章内容都在 MySQL 数据库中,所有上传的图片文件都在指定文件目录下,其他的就一个数据库配置是动态的,剩下的插件和主题啥的,我可以完全放弃不要了。这样一来,我的思路就清楚了,我可以完全把这当成一个全新的站点来配置。
在我们搬到安全大厦后,趁着大家都在重新布置自己的工位和电脑,「正经梁」同学说要升级一下他的黑苹果到最新的系统,我们还一顿 diss 他,说他穷逼买不起白苹果。然后他笑称「黑苹果一样非常的稳定,没事别瞎搞,GPU 和 CPU 的能力显然性价比更高」,然后建议说我们也可以尝试一下。我随口开了一个玩笑,「你要是帮我装上,我就用,而且能不能双系统?」没想到「正经梁」一口答应了,说「刚好拿我的机器来测试一下最新黑苹果的兼容性,反正你还有 Ubuntu 作为备份」。就这样,我开始使用「黑苹果」,隐约记得当时使用的系统应该是「Mac OS X 10.6 Snow Leopard」,当时做 Android 开发的我主要使用 Eclipse + ADT,在「黑苹果」上除了快捷键需要重新适应一下,其他基本上没有明显的区别。
在开始使用 Mac OS X 之后,慢慢地除了开发之外也有一些其他的需求,很多的时候都会向我的「黑苹果」体验前辈「正经梁」请教一二,而作为一个满怀好奇心和浑身折腾欲的二逼青年「正经梁」总是能给出非常令人满意的答案。Dash 和 1Password 就是在那个时候由「正经梁」墙裂推荐给我的(那会儿我们还不咋使用安利和种草这样的词)。
这样类似的例子真的数不胜数,但是关键在于我们要是有心人,是有着好奇心的人,而不是一个快速消费者,来了只点一个蛋挞,吃了就走,完全不看菜单,也不想着自己可能还想吃点其他的,或者先看看了解一下,下回点个鸡翅啥的。而 Dash 就非常好地满足了我自己的好奇心,很多的时候,我就会在使用 Dash 查找 A 的同时,会发散阅读和了解 D 和 S 等等可能并没有那么直接关联的知识点,甚至又回再次回到搜索引擎,最终看了一个 Youtube 视频或者读了一篇其他开发者写的 Medium 长文,花了好几个小时。但是这样提供给我的养料和知识是丰富的,是多维的,更让我能从多方面去了解某一个特性或者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终将在我的脑子里形成勾连,最终结网,成为我的能力中的一小块。
与其他开发工具的集成一直都做得不错,我们常用的开发工具和场景基本都覆盖到了,例如我自己偶尔会用到的:IDEA,Visual Studio Code,Terminal,Alfred,PopClip,除了这些还有不少,至少在开发者效率上,作者还是很下功夫和花心思的,哪怕帮咱们省一秒钟,作者也是努力去做了,👍。
恰巧我很多年之前使用过 PopClip 这款软件,具体为何我会购买这款软件,以及当时我用这款软件来帮助我完成什么事情,我已经记不起来了,但是我非常清楚地记得它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插件生态和插件能力。所以我就想着是不是可以利用它的能力,帮助我达成每次拷贝到这种 HTML 的 Hex Color Codes 字符串的时候,弹出一个处理选项按钮,我直接点一下就帮我处理好了,我只需要切到我的 IDEA 代码编辑器中直接粘贴就好了,所以我这就直接先去这个官方整理的插件页面去找了一圈,不过看来这种需求还是有点小众,并没有完全匹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