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跟两位前同事一起去吃了一顿好吃的川菜,这个川菜馆子藏在望京的一个民宅小区里,大概十张桌子的小门脸,生意蛮好,味道很好。这两位前同事跟我在公司共事时交集并不多,算是点头之交,偶有交集,但是我们是朋友圈的神交好友,因为我们有着太多共同热爱的歌手,逼哥,裤子,赵雷等等,平时的互动也主要是在各自分享的音乐和演出现场的po文下互相点赞和评论,鲜有私聊。
那天饭中,大家聊到了逼哥现在的一些近况,然后谈到了喜欢逼哥的哪一点,我只说了一点「我应该是08年在学校的时候开始了解到逼哥这个人的,当时从VeryCD上下载到了逼哥的一些音乐,然后慢慢的喜欢上了这种简单的音乐,越来越认可和喜欢他的原因是,他会在所有的现场提醒大家把垃圾带着,自己的演出团队会确保自己不给场地方留下任何垃圾,做事最怕认真,逼哥把认真二字做到了他认为的极致,就冲他这一点,我不止喜欢他的音乐,我还喜欢他的做人和做事的风格」。
那么认真做好一件事,很难吗?是的,很难,认真做好一件小事,也很难。
因为逼哥的音乐莫名其妙地遭到了国内各大音乐平台非常默契的不约而同的主动下架,最终导致了苹果的Apple Music大陆地区也是没有他的音乐的,为了能继续简单地听到逼哥的歌,我已经连续买了Spotify好些年的会员,虽然Spotify的版权也不完整,为了能更完整地听逼哥的歌我已经想过很多办法了,包括但不限于买了CD机和黑胶唱机,然后开始买逼哥的CD和黑胶唱片,但是财力有限,确实很难买齐,最近从一个线下的渠道买了一个U盘,上面有卖家搜集的逼哥的基本上全部的音频资源,整理得也还算清楚。
但是就是一位微信昵称叫「西班牙馅饼」的私下贩售逼哥周边的资深粉丝(请允许我浅薄地这么认为),在对于这些音乐文件的整理上,也仅仅是做到了尽可能的全和分门别类地放到了文件夹中,也就是每个专辑地歌曲放到了以专辑名称命名的文件目录下,这样是不是就够了呢?显然是不够的,不论是对于我们使用类似于Apple Music这样的客户端音乐播放器,还是直接插入U盘连接到车机的多媒体系统让自己的车载音响播放,那都是一场灾难,不要觉得我在危言耸听,对于真正有需求的人来说,这就是不折不扣的灾难。下面,我会一点点来展开说说这件小事,为什么会这么的让我在意,还要上纲上线。
第一点,我们看电脑或手机上的客户端音乐播放器对于这些音乐文件的识别结果便知道,能良好识别的歌曲大概占比70%,剩下30%是无法正确识别歌曲所属专辑以及歌曲在专辑中的音轨顺序的,还有很多就没有专辑封面的,这就跟我们现在日常在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音乐流媒体平台听歌的体验差距非常大,为了能让Apple Music播放本地音频专辑时也能完美展示【歌名】-【专辑名】-【歌手名】-【封面图】这四个非常基础的要素,我们就需要通过搜索外部信息来找到每个专辑的封面图保存下来然后批量设置为专辑歌曲的封面图(这个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该怎么做,Apple Music可以比较方便的完成,也可以搜索mp3 id3 tag editor相关软件来完成相应的编辑操作),然后需要确保歌曲名称和歌曲在专辑中的序号,如果追求完美主义的话,那么专辑发布的年份、专辑的风格等等,还有一长串可以完善的资料呢。在我不懈的努力下(前前后后,花了三天时间,每天下班后,在公司人工搜索编辑补全,耗时起码8个小时以上),终于把所有专辑图补全了,所有歌曲的序号也修改好了,所有专辑的发行年份和风格也补全了。
第二点,Apple Music毕竟是一个设计良好且遵循很多通用规范的产品,并且就在自己日常使用的电脑上,有什么问题也很容易发现并且能及时快速调整,当我把在Apple Music中已经能够完美展示、组织和播放的歌曲文件拷贝回当时我买的那个U盘,拿回家插到车上的USB接口上,打开比亚迪的媒体播放器时,我瞬间就感觉天塌了。这货首先不支持按专辑分类展示和播放,所有歌曲是按照名字排序,可以想象5首不同版本的《这个世界会好吗》和4首不同版本的《天空之城》显示在这个列表中的时候,我都是整个人都是疯的。只能告诉自己,研究一下这个播放器的实现逻辑,回头按照它的逻辑,调整自己的音频文件的数据。就这么为了能适配这比亚迪车机上设计极简的外载音频播放器,我最终又把U盘内的所有音频文件的歌曲名称改成了专辑名称-歌曲专辑序号-歌曲名称,来实现最终的可以按照专辑和歌曲序号依次播放,但是就即便是这样,你猜怎么着,这么一来一首歌的文件名就变成了类似「在每一条伤心的应天大街上-01-你好明天.mp3」这样的歌名了,而我们这个比亚迪的播放器呢,连歌名超长后滚动播放歌名的优化都未实现,且它做了一个双列展示歌曲列表的设计,导致歌名能展示的字数就更少了,所以最终我现在打开这个U盘音乐播放的时候,通常看到的就是「在每一条伤心的…」和一连串的「在每一条伤心的…」,每张专辑都是如此,可是我又能怎么办呢?也许只能换台车了😂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认真做好一件小事,其实很难》,这篇文章最早写下开头部分的时候,是2024年12月底,最终文章一直搁置在公众号的草稿箱里没有发出去,直到今天把另一篇写了一半的文章删了后,看到这篇躺了近一年的文章,想着把后边的内容给续上。所以写一篇文章这件小事,也颇为不易,每周写一篇文章这件小事,也并不那么容易达成(不一定每周都有表达的欲望,不一定每周都有好的选题,这就是专业的人与业余的人之间巨大的鸿沟,专业的人保证出活不需要灵感,也不会因为没有灵感就不出活)。
一位靠着卖音频文件赚钱的人,最终交付的内容尚且只能做到一个60分上下,即便我耗时超过10个小时,来回折腾了差不多一个礼拜,目前在我车上插着的U盘播放的歌曲,也只能实现分专辑按需播放而已,完全无法准确和快速的查找和索引这些歌曲。就这么一件小事儿,想要做好,除了要有充分的背景知识和足够的耐心和时间精力的投入,还需要一些外部条件的支持(比如车机播放器的设计优良)。这个时候,我们能做的其实也就只剩下接受现状,保持平静了,毕竟它只是一件「小事儿」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