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贺 利华

关于贺 利华

正在学习编程,享受编程 热爱文学,闲来读读《读库》 有思想,没理想 正在学会专注

ESRI中国用户大会感想之一

今天是国内GIS行业一个比较重要的日子,行内著名平台厂商ESRI将在今天开始为期三天的“第八届ESRI中国用户大会”。早上八点上的公车,从西三旗出发,到北京国际会议中心,9:05。快速签到,领取资料,由于到会人员较多,前门已经不让进了,从后面进入会场,找到角落一处座位,蹲下,开始翻看相关资料。

舞台上ESRI中国总裁何宁先生正在做主题报告,大体是一些套话和噱头,没什么意思,自己翻了翻发送的资料,主要看了一下大会进程,确定接下来自己需要参加的分论坛,22日下午13:30开始有一个关于云计算和GIS集成的主题,就是这个了。然后安心听接下来的讲座,何先生的报告差不多了。接下来有一位郭先生的报告,是什么2050年的空间信息技术之类的,有点像政治上向领导汇报的意思,不过内容还不错,至少让我了解到了GIS原来还可以研究我们地球的起源,我们空间的起源,我们人类将来的发展方向。虽然有些唱高调,但那时我喜欢唱高调的人,因为他们总是那么勇敢。

整个上午最为精彩的是ESRI公司总裁(请注意是ESRI,而不是ESRI中国)Jack Dangermond带来的《GIS:Design our future》报告。Jack船长不愧为掌舵多年的老船长啊,出口便是“Design our future”这样的大论题。Jack一口纯正好听的英语,是目前我最认真听过的一段英文演讲,也是最长的,旁边那个翻译速记,水平一般,虽然鄙人水平更加一般,但是还是发现了一些较为明显的错误。主题是我们的GIS应该为我们做更多的事情,特别是在设计方面,从国土,规划,交通,卫生,环保等等领域进行分析,进而介绍了明年春天将要推出的耗资30亿美元开发的全新ArcGIS 9.4中的一些主要新功能和体验。在报告期间顺便还给我们国家的几个地理空间技术研究机构颁发了几个特殊贡献奖,特殊成就奖等奖。

之后是由ESRI中国技术总监王昊先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技术上的分享,介绍了一下目前ArcGIS产品线系列产品的一些特点以及实现方法等等。有一些比较好的Demo,印象较深的有一个高性能动态地图的Demo,在Server上的地图刷新速度确实不错,将第一次加载控制在两秒以内,放大控制在一秒以内,用户体验较之前的“加载7秒放大4秒”强了不知道多少倍啊。最炫的应用还是要回到我们灰常灰常热的RIA上来了,使用Silverlight API构建的大量web应用在此次ESRI大会上是绝对的主打,也是最为惊艳全场的美人之一了。

午餐之后,回到会场,与公司几个同事碰头,找个座位坐下。下午主要是由陈欣先生带来的技术相关的演示了。他和他的同事一起为我们带来了从桌面到服务器,从二维到三维,从移动到共享平台,足足绕了大半个地球,从波士顿到天津,绕得有点晕。期间有一个哥们(貌似名为曹新,具体是否不确定)在演示基础共享平台的时候,出了一个比较搞笑的问题。在数据库中添加一个已有的用户和角色,用户名和角色名在库中已经存在,添加成功之后,进行登录,系统检测到冲突,无法登录。让我搞不懂的是,为何这种应该是唯一键的值,出现相同的值还可以被插入到数据库中呢?数据库表设计就有问题?

之后两个报告是ESRI的一些合作伙伴关于遥感应用的,不是很感兴趣,遂离场回家。

=================================================================================

以上为今天一天的见闻简要介绍,以下为今天一天的感受,有对ESRI中国公司的,有对其员工的,有对ESRI产品的。

首先肯定Arc GIS是我目前使用过的GIS平台厂商中最为成熟的产品,即使目前我正在另一个国内GIS平台厂商供职。但是从今天一天的大会来看,ESRI中国真是一个“小”公司,小气的小。今天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同时还有另外两个论坛,一个是什么世界生殖健康论坛(印象比较深刻),另一个是什么给忘了。在大楼入口处门楣上,挂着的三个大横幅,唯独ESRI中国的横幅采用最为简单的红布白字(也就是我们平时在小区看到的那种防火宣传横幅的样式和材料),一个以“Design our future”为主题的论坛,连自己论坛的横幅都不认真设计一下,我无法理解。之后领取的资料袋中,竟然没有水,也有点费解。中午用餐的时候,我因为坐在很靠后的位置,出去的时候就成最早的一拨了,来到一楼餐厅,发现诸多穿着正装带着ESRI工牌的工作人员从里头端着盒饭或者是擦着嘴就出来了,而我们这些参会人员还一愣一愣地看着他们,我也很费解,公司难道对员工这点要求都没有吗?主人至少得让客人先用完再用吧,又或者人家根本就不把自己当做主人呢,who knows?

ESRI的产品还是非常强悍的,从界面到功能,从功能到体验,从体验到效率,诸多方面,不能说是面面俱到,但也肯定是差不离了。9.4的preview很显然还没有让我过足瘾啊,希望明年的春天,柳树抽绿,桃花烂漫的时候,能和ArcGIS 9.4来个美丽的邂逅。

搬家

今天是个美好的日子,因为搬家。

搬出公司宿舍,搬到另一个宿舍,和以前宿舍同学又住到一起了。三人,三居,八十几平的小屋子,刚刚装修好。看来以后这么一群吃货又到一起了,想象一下:某日清晨,某头吃货睡醒,大喊一声“偶像,赶紧给爷起来,Dao一把!”,某人惊醒,一顿口水之后,渐趋平静。黄昏渐近,坐在斜阳照不进来的客厅中,沉不下去的沙发,坐得屁股有点生疼。盯着窗外,一只鸟也没有,唯独三个鸟人在屋中静默。深夜,三头吃货独坐屋中,盯着发亮的屏幕,键盘上三双咸猪手飞快地舞动,一串一串的字符在屏幕上跳动,试问这群人在干嘛?

Who knows? No one knows. Just for dream, faith.

私人编年史之一本书一个人

我喜欢看书,总觉得看书是和作者在约会,在课堂,在图书馆,在书店,在街上,在火车上,在办公室,在床上,几乎任何地点。约会总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是一件让我们心里头有些许盼头的事情,约会之前心中会默念希望对方漂亮潇洒一点,想象见面之后如何开场,甚至会想到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尴尬场面。同书约会的过程中,每次总是预想书中会有某个段落能行云流水,不需打动自己,只图一时阅读的快感。

约会的对象首先不能太难看,否则…。此次跟大家见面的,一年之前进入我视野的这本书叫做《读库》,为什么会知道《读库》呢?我也不知道,就是在网上瞎逛瞎逛,一不小心就掉进了老六的陷阱,陷阱中真是别有一番天地啊。最早接触到这本书是在中南大学校本部图书馆三楼,找了近半个小时终于让我找着了(书的摆放与其索引号并不对应)。摸着书皮糙糙的那种感觉,让我有了一种如遇知音的冲动。在如今塑封大型其道的书籍印刷潮流当中,《读库》选择了一种很环保的方式,我也不知道封皮的纸质为何物,有兴趣者可自行联系老六。书本的纸张绝对符合国际ISO9ooo/ISO9001标准,书中文字的重量非凡啊,我一般都不敢双手捧着,生拍摔着书中文字,总是放置床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小时候去新华书店买书印象最深的一句格言,鎏金的楷体字,沿着上楼的楼梯,在墙上赫赫然。那时我就是爬着这个阶梯上楼去买那厚重的《中学生数学题典》的,如今回想起来历历在目。《读库》一书,每年00,01,02,03,04,05,06这么不紧不慢的寄到每位读者的手上,偶尔还有一些老六自作主张硬是要送给你的一些小物件。老六说,《读库》的选稿原则很简单,如果你是用写一本书的力气来写一篇文章,那么恭喜你,你的文章可能会是读库的选择。我说,《读库》的阅读方法很简单,如果你是用读一本书的力气来读每一篇文章,那么恭喜你,你可能真的可以读懂这些文字。读书自然会有选择,就如我们可能喜欢韩红的声音,喜欢听她唱歌,但是让她做你LP,那肯定还是有欠考虑的。

来到北京,开始自己挣钱养活自个,慢慢地肚子里的蛔虫开始难受了,不买几本书总是觉得不爽,09年回到北京,遂成为了《读库》09年的全年订户,以后每个月就有点粮食能养活一下肚子里那些蛔虫了。目前的工作有点无聊,身边的人有点乏味,一本《读库》能惊起一滩鸥鹭,一个《两相惜,两相随》能让人误以为是古本,吾亦乐得陶然。孤独自有孤独的快感,寂寞自有寂寞的高潮。

一本靠谱的书,就这么的了。

那么,那个靠谱的人呢?

寻书容易,寻人难啊。你可以随便跟某个大作家小美女的文字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约会,只要你高兴,厕所,床上,任君选择。而你要是想跟这些大作家小美女约会,你觉得怎样才是比较现实的想法呢?白日做梦。

所以我选择,一本书一个人,这一个人并不是传说中的某位大虾,也不是在水一方的伊人,正是鄙人在下独自一人的一人。终有一天,天光烂漫,而世界无光,我背着我的书,向着前方。

对不起,我请假了

又一次说对不起了,曾听人说过,经常说对不起会养成一种不负责任的习惯。

为了不让自己养成这种习惯,我决定郑重宣布,从今以后,再也不在博客中跟众位说对不起了,改说“抱歉”。

博客最近的更新,离现在将近半月了,期间正是我们伟大的党国诞生60周年大庆。鄙人趁此全国人民正沉浸在巨大的幸福和快感之际,离开了我们伟大的首都,提前一日回到我那又脏又乱但是可爱的故乡了。故乡山美水美人更美啊。重要的是一帮狐朋狗友从五湖四海都杀奔回来啦,北京,辽宁,上海,南昌,深圳,雷州,吉安,山东,在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我们完全随机地呈混乱的状态滞留在某个地方。心中时刻牵挂着我们那可爱,而又破败的家乡–永新。

不过,今次相聚并没有选择回家,而是聚集在武吉高速新余段的仙女湖服务区。

八天的假期,对这一群精力过剩的色情男女来说,还不够打牌用的呢。每日上午,大厅中甩着膀子摸牌;每日中午,流着汗水喝酒;每日晚上,光着身子在高速边上戏水。高压水龙头,成为了嬉戏的道具,高速边上瞬时多了一道色情的风景线。八日过后,纷纷过秤,从3斤到6斤不等,众人均是大有收获啊。体重的骤升一点都没能挡住这一群吃货对食物的渴望,成天一副饕餮模样。伴随众人体重的上升,伯母家冰箱中的食物“吃水线”直线下降了十几公分。

疯狂之后总是寂寞,玩乐之后总是孤独。回到京城,干燥的空气,渐凉的黄昏,让人不由得抽鼻子。我依然想对北京说,我爱我的家乡。

鉴于此次放假,本博客长时间停止更新,本人经过再三思量,觉得这样比较好。

本博将严格按照国家劳动法节假日相关规定,遵守国务院关于重大节日放假的研究决定,长假大假一定放假,绝不更新,如有更新,纯属见鬼!

私人编年史之初出茅庐

转眼间,从学生到职员,从学校到公司,从“巍巍岳麓山下,滔滔湘江水傍”来到伟大的首都--北京。
我不喜欢北京,没有任何原因,就像吃饭一定要吃辣椒一样,也许是后天也许是先天,至少现在依然不喜欢。
08年11月19日踏上北上的T147一路向北,同行还有宿舍的一位同鞋,行程并不寂寞,还带有些许欢喜。来到北京西站,出门开始找莲花池站,一位好心的大妈告诉我们如何走,可是由于她给了两个方案,导致我们选择错误,等后来才发现另一种方案才是最好的。绕了一大圈没有绕道莲花池站倒是来到了六里桥东。不过还好691经过,等车,上车,首都的公交就是好,不仅有暖气还有很和蔼可亲的售票员大妈,两人的大箱子买票5块,再加两个人一共是10块,首都的公交车还收行李费。到公司总部,正是中午用餐时间,坐着等,下午两点左右,开始办入职手续,签实习合同,办理工资卡,期间没人问起我俩是否用过饭。一切办妥,来到公司研发中心,找前台MM,找来两位指导人,先安排工位和机器,之后开始装机,依然没人安排住宿,期间前台就跟我们说了一句,等下班了让你们组的某某带你们去宿舍吧。待下班,无人要走的意思,旁边一位老大看见我俩神情有异,遂让某某同事领我们来到宿舍。宿舍非常男人,但绝不学生。得知公司除了床位一律不提供之后,遂向同事询问何处可购得此物,出门右拐(不用打驴的)十分钟到了某超市,快速购得被子褥子枕头以及脸盆等物件。回到宿舍,收拾干净之后,感到肚子甚是饥饿。出门左拐,十分钟不到,一家成都小吃(北京市五环附近分布最多的快餐连锁类似商家),老板来俩盖饭,呼呼一顿扒拉。
回到宿舍,深感旅途劳顿,可算吃了顿饱饭,困意顿上心头。躺下,掏出手机,给GF和家中报个平安,跟家中老爸老妈打电话之时,眼中已是热泪满眶,不过碍于面子,没掉出来。原来生活就是这样的,原来公司就是这样的,原来同事就是这样的,原来一切就是这样的…
生活并不可怕,我们勇敢的睡醒来,迎接明天依然恶劣的天气和生活。
接下来的生活非常有趣,如今回首一看,觉得有必要为自己这一段时期的生活记录一下,故借用某位大哥“私人编年史”的文雅名号,自己窃写一小段文字,抒发一下偶尔的感慨和唏嘘。

--------------------------------
待续,继续京外一公里,某大院的生活历程记录。
下期预报,将出现一位重要人物,以及一本重要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