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贺 利华

关于贺 利华

正在学习编程,享受编程 热爱文学,闲来读读《读库》 有思想,没理想 正在学会专注

其实没啥特别想说的

今天是2023年的头一天,往常的时候,我已经看完了很多大V和小KOL们的年度总结和新年展望了,自己要么已经做完总结了,要么就是已经开始准备总结了。

今年是画风多变的一年,经历了诸多奇奇怪怪的事情,到了年底,回望过去,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一家人还齐齐整整的窝在一起,过着普通平凡的小日子。

互联网行业降温,房地产行业崩坏,我们从行业红利高峰开始往下滑坡,年龄恰好翻过了大厂优化的年龄线35岁,随着年龄的增长,需求和欲望不能不说也会逐日上涨,但是创收能力却开始出现停滞甚至下滑的风险,不由得让人有着无力和焦虑的感慨。

不过日子总得一天天过,沉迷在无力感和焦虑感之中的日子,大抵也只是能从心里安慰一下自己,「你看,至少我还有无力和焦虑,并没有没心没肺啊」。

既然大家都在晒这一年都做了些啥,完成了些啥,我也诚实一些吧,我翻找了一下,年初和年中自己做的一些计划,核心内容如下:

  1. ❎参与一个Flutter社区内知名的开源项目,例如:GetX,做到每个月一次提交(基本动都没动,最终只是fork了Harpy这个项目的代码仓库);
  2. ❎写一个IDEA的小插件,解决自己连接多台调试设备无法快速区分Console输出内容关联的设备的问题(刚刚启动就再也没有推进了);
  3. ❎每个月写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把「利器」系列更新完成,每周一篇持续更新自己的博客(刚开始的时候,趁着兴头写了两篇,第三篇就躺在电脑里保持着进度75%大半年了);
  4. ✅每周🚶5万步,全年🚶超过250万步,2022年🚶335万步(这一年望京大公园周边已经溜达了太多圈了);
  5. ❎开始学习口琴,至少学会两首曲子(压根儿没开始,口琴在书架上已经上灰了);
  6. ❎在团队内培养一个能具备独立思考和设计能力的伙伴,可以完全独立承接产品的研发需求,完成方案设计并推动落地实现(坦白讲,没做到,很遗憾,双方面原因都有);

以上的内容基本上是年初和年中自己的一些比较核心的计划项,整体的完成进度很糟糕,总共6项,目前只有1项真正完成了,其他的项目开始了,有一点点进展,有些项目压根儿都没有推进。往年我的年终总结大体也都是如此,计划项目通常不超过10项,基本保持在5~6条的样子,通常能完成的只有1~2条,所以今年还是很稳定了维持了往年的输出啊。

昨天2022年12月31日,带着娃娃去了一趟赛特奥莱给他买鞋子,奥莱的人还真不少,最大的感受就是进店再也不用扫码了,随便进出的感觉真好。今天2023年1月1日,近中午一家人从小区溜达到中粮祥云小镇,看着小镇门口的门卫岗撤掉了,不用再扫码测温,我跟老婆相视一笑,说了一句「不用扫码了,真好」。

全家人在2022年12月份都感染了新冠病毒,如今都已经康复了,希望2023年不要再这么来回折腾了。

望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世界和平。

随便记录一下

这两周是北京新冠奥密克戎病毒感染的高峰期,我也未能幸免,在全家人逐一康复后,我自己倒下了。连续高烧两天,基本在床上躺着度过,随后低烧两天,到第五天不再发烧,还有轻微咳嗽和流涕等症状。

发烧结束的当天收到了唱片机,带着孩子听了两张唱片。昨天(12月18日周日)晚上 11 点看了世界杯决赛,梅西率领的阿根廷🇦🇷夺冠了。我只在高中好友的群里发了几个表情,高中好友群里有好友买彩票赢了三万二,给他点了一个👍,然后就到两点了,躺下睡去了。

今天大部分同事已经阳完了回公司去上班了,我由于阳的时间比较晚,而且病程还在进行中也就没去。晚饭后感觉身体还是有些不太舒服,也许是因为昨天没有休息好,就在床上靠着想看会儿书。

然后,我最好的朋友突然在群里发出了一句这样的感慨「不知现在有多少人认识到我党的好了」,我瞬间就不想说话了。在聊了几句之后,觉得大可不必继续这一话题了,主动提出「再聊党的话题,我可能要退群了」,退出了当前的聊天。诚然他已经是我最好的朋友,不是什么之一,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看法就是非常的不一样,虽然我也不希望他跟我一样,但是我更无法接受在群里歌功颂德,至少如果要这样的话,我要明确表达我不接受。

又是一个难熬的夜

本周三2022年12月7日,老婆从青岛出差结束回来,说是同车前往青岛出差的同事抗原测试阳性,正在发烧中,回家之前我俩还在讨论是否需要去住酒店,最终决定居家自我隔离。

到今天,周六,2022年12月10号,老婆出现发烧症状后第四天,基本已经不再发烧了,只剩下鼻塞了。我妈在周五2022年12月8日晚出现发烧症状,目前已经恢复差不多了。俩人到目前为止均未出现味觉嗅觉出现异常,只是发烧和下肢酸痛。

今天下午,二娃说肚子疼头疼,量了一下体温37.8度,大娃当时一起量了一下,37度。随后二娃开始闹情绪,没有吃晚饭就去睡了,期间吃了一次美林,大娃坚持到了吃完晚饭,说自己发冷,穿了厚衣服,量了一下体温37.5度,随后洗漱完也去睡了,说是完全没有力气站不住了都。

看来这个病毒来势真的凶猛,家中俩娃平日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都没有来得这么急,今天上午俩人还非常闹腾,没想到夜里,我成了家里唯一一个不发烧的人了。就这么自动升级为被动隔离的唯一人了,今晚睡客厅倒是小事,只希望俩娃能睡个好觉,明天能不再持续高烧就好了。

明天早起给大家煮馄饨吧。

竟然被动「守夜」了

因着不言自明的原因,从上周五到昨天,间或会从公司GR同学那儿收到公司属地主管部门的某些指令和我们自行脑补的指令。

为了营造2022.12.06的追悼会沉痛的氛围,我想全中国过半数的网民,这几日打开各大互联网产品,均感受到了这股氛围,我们虽然是个不太入流的小产品,但也备不住被监管,更是想要在夹缝中求生。

昨天带着团队中的部分小伙伴,一直守到夜里12点,尚未收到任何指令,一口气松了下来,起码今天的营收还不至于受到巨大的影响,但是手机需要保持随时可接通的状态,也就是不能开静音和关机,处于随时oncall的状态。

由于平日里休息时我读会打开手机的睡眠模式,今天关闭手机的睡眠模式,把手机放到枕头底下,刚躺下没一会儿,微信响了——群里有人还在看日本🇯🇵🆚🇭🇷克罗地亚的世界杯比赛,拿起手机,把这个群设置为免打扰再放回去。没一会儿,钉钉响了——后端服务报警了,拿起手机,把这个提醒设置为免打扰再放回去(后端有专门值班的同学)。待到迷迷糊糊睡下了,凌晨2点半,Telegram响了——TON Community发了一条推送。F**K,我在我家大娃和二娃中间开始翻滚身子,一直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这么迷迷糊糊熬到了老婆早起的时间5点半(老婆今天要早起出门赶车出差),基本上就没咋再入睡过了。

躺在床上没睡着的时候,用力回忆了一下,奶奶、爷爷、外公去世的时候,我在祠堂中守夜的情景,断断续续地竟也没有想起太多的细节,未曾想因着工作缘由,躺在床上,为前国家领导人「守夜」了。

附上几个截图,聊做记录吧。

评论好像也没有那么好写呢

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播客节目《八分》和《文化有限》都有大量的文化评论相关的内容,尤其《文化有限》是一档多人对谈的以读书为主题的节目,其中会有很多关于读书的感想、分享和评论。

在我每天午休期间公园散步的路上,听着三位主播基本雷打不动地每周更新近日读过的书,我不止一次生出自己也可以试试做类似事情的念头,只是苦于自己没有志同道合的伙伴罢了。甚至偶尔会觉得自己也能做个类似的以文化消费为主题,谈谈历史、小说、游戏、电影这些大家好像都能谈上几句的内容,大不了多注点水,主要是能自得其乐。

这两天想着刻意练习一下自己写作的能力,这不刚刚读完《王能好》,刚好大概两周前听了一起波米的播客「评-《隐入尘烟》」,这两天早上晨跑的时候,心里听着别的节目,还在构思是不是可以写一篇关于「王能好」和「马老四」的文章。

然后今天上午,我就开始写了,写的时候才发现,写作的难度实际上还是很高的,虽然非虚构写作看似简单,是个人会打字,基本上都能写。但是一提笔就发现,要做到行文流畅,起码结构合理不混乱,表意清晰不胡来,实际上已经是非常困难了。

原来做评论也是需要锻炼的,也是要有大纲和结构的,不是胡诌就行,就是让你胡诌也怕诌不出来啥内容。

我争取以后每读一本好书,写一篇我自己的感想,没看一部好看的电影,写一篇自己的感想,不能光文化消费了,倒是也产出点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