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贺 利华

关于贺 利华

正在学习编程,享受编程 热爱文学,闲来读读《读库》 有思想,没理想 正在学会专注

又是一个难熬的夜

本周三2022年12月7日,老婆从青岛出差结束回来,说是同车前往青岛出差的同事抗原测试阳性,正在发烧中,回家之前我俩还在讨论是否需要去住酒店,最终决定居家自我隔离。

到今天,周六,2022年12月10号,老婆出现发烧症状后第四天,基本已经不再发烧了,只剩下鼻塞了。我妈在周五2022年12月8日晚出现发烧症状,目前已经恢复差不多了。俩人到目前为止均未出现味觉嗅觉出现异常,只是发烧和下肢酸痛。

今天下午,二娃说肚子疼头疼,量了一下体温37.8度,大娃当时一起量了一下,37度。随后二娃开始闹情绪,没有吃晚饭就去睡了,期间吃了一次美林,大娃坚持到了吃完晚饭,说自己发冷,穿了厚衣服,量了一下体温37.5度,随后洗漱完也去睡了,说是完全没有力气站不住了都。

看来这个病毒来势真的凶猛,家中俩娃平日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都没有来得这么急,今天上午俩人还非常闹腾,没想到夜里,我成了家里唯一一个不发烧的人了。就这么自动升级为被动隔离的唯一人了,今晚睡客厅倒是小事,只希望俩娃能睡个好觉,明天能不再持续高烧就好了。

明天早起给大家煮馄饨吧。

竟然被动「守夜」了

因着不言自明的原因,从上周五到昨天,间或会从公司GR同学那儿收到公司属地主管部门的某些指令和我们自行脑补的指令。

为了营造2022.12.06的追悼会沉痛的氛围,我想全中国过半数的网民,这几日打开各大互联网产品,均感受到了这股氛围,我们虽然是个不太入流的小产品,但也备不住被监管,更是想要在夹缝中求生。

昨天带着团队中的部分小伙伴,一直守到夜里12点,尚未收到任何指令,一口气松了下来,起码今天的营收还不至于受到巨大的影响,但是手机需要保持随时可接通的状态,也就是不能开静音和关机,处于随时oncall的状态。

由于平日里休息时我读会打开手机的睡眠模式,今天关闭手机的睡眠模式,把手机放到枕头底下,刚躺下没一会儿,微信响了——群里有人还在看日本🇯🇵🆚🇭🇷克罗地亚的世界杯比赛,拿起手机,把这个群设置为免打扰再放回去。没一会儿,钉钉响了——后端服务报警了,拿起手机,把这个提醒设置为免打扰再放回去(后端有专门值班的同学)。待到迷迷糊糊睡下了,凌晨2点半,Telegram响了——TON Community发了一条推送。F**K,我在我家大娃和二娃中间开始翻滚身子,一直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这么迷迷糊糊熬到了老婆早起的时间5点半(老婆今天要早起出门赶车出差),基本上就没咋再入睡过了。

躺在床上没睡着的时候,用力回忆了一下,奶奶、爷爷、外公去世的时候,我在祠堂中守夜的情景,断断续续地竟也没有想起太多的细节,未曾想因着工作缘由,躺在床上,为前国家领导人「守夜」了。

附上几个截图,聊做记录吧。

评论好像也没有那么好写呢

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播客节目《八分》和《文化有限》都有大量的文化评论相关的内容,尤其《文化有限》是一档多人对谈的以读书为主题的节目,其中会有很多关于读书的感想、分享和评论。

在我每天午休期间公园散步的路上,听着三位主播基本雷打不动地每周更新近日读过的书,我不止一次生出自己也可以试试做类似事情的念头,只是苦于自己没有志同道合的伙伴罢了。甚至偶尔会觉得自己也能做个类似的以文化消费为主题,谈谈历史、小说、游戏、电影这些大家好像都能谈上几句的内容,大不了多注点水,主要是能自得其乐。

这两天想着刻意练习一下自己写作的能力,这不刚刚读完《王能好》,刚好大概两周前听了一起波米的播客「评-《隐入尘烟》」,这两天早上晨跑的时候,心里听着别的节目,还在构思是不是可以写一篇关于「王能好」和「马老四」的文章。

然后今天上午,我就开始写了,写的时候才发现,写作的难度实际上还是很高的,虽然非虚构写作看似简单,是个人会打字,基本上都能写。但是一提笔就发现,要做到行文流畅,起码结构合理不混乱,表意清晰不胡来,实际上已经是非常困难了。

原来做评论也是需要锻炼的,也是要有大纲和结构的,不是胡诌就行,就是让你胡诌也怕诌不出来啥内容。

我争取以后每读一本好书,写一篇我自己的感想,没看一部好看的电影,写一篇自己的感想,不能光文化消费了,倒是也产出点啥啊。

「王能好」与「马老四」

11月份,我的微信读书中只读了一本书《王能好》,得闻这本书是因着这一年的宝珀理想国文学奖短名单公布了,我平日收听的播客中已有不少主播应该是与理想国有着一些合作,或多或少地对入围短名单的作品已经开始有所讨论了,刚好微信读书中我也关注了理想国的机构账号,所以在某日微信读书给我推荐了《王能好》与《马孔多在下雨》,我顺手就将其加入了书架,在读完马伯庸的最新爽文《长安的荔枝》之后,就开始了《王能好》的阅读。

《王能好》一书的梗概在梁文道的播客节目——《八分》中已经听了七七八八了,对这种描写普通农村小人物的文字,我总是会生出一种很自然的亲切感,总感觉在写自己身边的人,也许就是本家的某位叔伯亲戚这般。

王能好非常大众脸,小气,聒噪,无大能耐,能吃苦,踏实给人干活,爱贪小便宜,自认精明,也曾上当受骗。终身未娶的他,死得不那么普通,也没有什么新意——酒后骑乘摩托车出了车祸,最终把自己吃苦耐劳攒下的30万存款,留给了家里的老二用于抚养较他更早因酒后服用头孢而失去生命的老三家留下的男丁,履行了其作为叔伯的朴素的农村家庭的家族伦理上的抚养责任。

书中诸多的描写很是细致入微,不光是对普通小民在当下农村的生存状态的还原,书中对各自出场人物的心理状态描写,还有那些小到坐姿的变化的描写,都是那么地传神,摘抄一些。

王能好坐在沙发上,尽心往后靠,舒展着身体,问,老曹,你还差这点钱了?

王能好背着手,像是上级派下来巡视的领导,在客厅里左看看右看看。

王能好心想,此刻伯母大概坐在家里,暗自窃喜,成了工人怎么样?生了三个儿子又怎么样?现在死了一个儿子。

丧事刚过那几天,乡邻见到王母就上前安抚,她心里还不太乐意。他们口头上是安慰,脸上难掩的兴奋,多半也是对照她凄凉的处境来获取内心的满足。如今没人再提老三,她有时扎堆聊天,主动引出老三,说起过年,今年家里不能贴春联和萝卜钱了。无人搭腔。又说,老大不在家,老二只顾着自己,年货还都没置办,都说老三不好,这些事都是他的。还无人搭腔。王母看着众人的脸,心想,这些没死过儿子的人,心都是狠的。

我是喜欢《王能好》的,他让我身处于城市,每天早会晚会都是一张张趋势图表,打开手机铺面而来的都是各大公司股票的涨跌,各大行业近期的动向和各种奇怪的八卦,还能偶尔瞥见我出生的环境中还有着很多鲜活的人们也在努力的活着。他们无法理解为何一台手机能卖上1万多块钱,还隔不了两年又换一台的生活,也接受不了我们每天就是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几张图表在那儿叨叨叨地开会,然后每个月拿着他们将近半年的薪水,还每天喊累喊苦,还能加班到后半夜的生活。

我不知道「王能好」们是否也有可以窥见如我一般城市居民生活的窗口,也许如今红遍整个大陆的短视频或多或少能提供一些片面的视角吧,也不确定这些无聊的生活碎片是否能在短视频平台的算法下得到曝光,也不确定是否真的有人会有兴趣去看和点赞。

与《王能好》这部小说类似给我同样亲切感的作品,还有今年年中上映的电影《隐入尘烟》,原本一直想去影院看的,最终还是在其上线爱奇艺的第一时间在手机屏幕上看完了。

由于在看这部电影之前,也是在播客节目《随机波动》和《文化有限》中已经对大体的剧情和内容梗概有所了解,所以是带着比较高的预期去看的。看完之后,我个人对于其中的浪漫和细致的表达倒是没有太多的感受,更多的感受是,终于有一部被大家喜欢的电影,竟然就是描绘我们村里的隐形人的生存状态的,先姑且不谈其是否一定要触及其感情层面的诉求了。影片中的马老四(有铁)和曹贵英那种弱弱相扶的生活,让我想起了我身边的人。

在我自己长大的村子里,我本家的一位小叔叔,由于存在智力上的缺陷,在我还在村里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他已经在村里上了三年的一年级了,也就是说我上一年级的时候,是他第四年上一年级了。而待到村里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学驻村班级也被撤销后,我们都需要到2公里外的隔壁村子去上小学后,他就与学校再次隔离开了,自此与他为伍的就只剩下家里的牛、鸭子、鹅了。

在我外婆的村子里,我妈妈本家的一个小舅舅,同样由于智力上的缺陷还伴有间歇性精神异常,常年穿着结着油花的黑乎乎的衣服,在村子头胡走,饭从来也没有跟家庭中其他成员在一个饭桌上吃过,总是一个人一个碗,一个人一个小屋,说得过分一点,「这跟家里养一条狗没啥两样」。

我本家的那位小叔叔,如今还是负责家里养的牛(由于新农村建设,村里不让建猪圈牛舍,所以他们家的牛舍建在了山上)和鸭子,偶尔我回老家,还能看到天黑时刻,他手里拿着从牛鼻子上卸下来的牵牛绳和竹竿赶着鸭子从家门口回村子。我这位小叔叔应该已经40有余了,我很难想象他这一辈子最终会如何走过,不过我的这位小叔叔,穿着还算整洁,家里待他一直也还不错(因为是本家,但凡有红白喜事,多有往来,从日常中可以窥见一些细节),但这更可能的原因是他父母尚健在,而且其只是智力有些缺陷。

外婆村子里的那位小舅舅,如今是何状态,我也无从得知,毕竟如今已不像小时候,寒暑假能在外婆家待上一整个月这般,如今更多只是拜访一番吃顿饭就匆匆忙忙走了,消息也就不那么确切了。

虽然听完波米评论《隐入尘烟》后的节目,让我产生了更多的思考,那更多的是对电影应该如何表达,应该表达什么内容层面的。但是这部电影对我的触动,更多还是将深植在我内心的关于农村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的恐惧和不安搬到了大荧幕上,这一种尝试,虽然可能有刻意,有美化,但是其意义于我而言,非常非常大。

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我的至亲至爱,大体上都没有沦为这样的弱势群体,我深感幸运的同时,看到身边的这些「苦难」的人们,先不论是否虚伪,那种说不出来的为之感到遗憾的情绪确实一直都有。也许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些隐形人的存在和其生存状态,我们才可能一起面对必然会有人要承受这般的「苦难」,毕竟统计学问题随时可能降临到任何一个人头上。这也是这些年来,我坚持在娃娃们过生日的时候,往外捐一点点小钱,平时定期做些小捐助的小动因吧。

😮‍💨偶尔得允许自己丧一丧

作为打工人的我,一路从创业自我压榨走到现在,在一个二流公司里头做着极为普通的自己尚不擅长的工作。时不时地遇到一些沮丧的事情,貌似也很正常,尤其刚刚开始进行角色切换的时候,更是如此。

如今适应一段时间之后,相对好了那么一些,不过生活嘛,总是会不断地给我们各种「惊喜」不是嘛,偶尔可能还会遇到突发状况,或者自己完全掌控不了,甚至被自己搞砸带偏的情况,不一而足吧。

这个时候的自己,就会生出一丝怀疑自己,往后退的情绪了,整个人的状态就开始有点低落了。这么多年来,我的好朋友,我的同事们,对此都有非常深切的感受,甚至我的家人都能很直接地感受到我情绪的变化,这应该就是真实的我吧。

既然真的很难把自己的情绪掩藏起来不外露,那么也就不强打精神显得积极向上了吧,该丧的时候那就允许自己丧一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