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藏书阁

读书时一种姿态,写作时一种态度,生活取决于我们的隐忍和执着,爱生活,爱阅读

读《卡拉马佐夫兄弟》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只是一粒;若是落在地里死了,就会结出许多粒麦子来。」
—— 佐西马长老

已经忘了是何时听说过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个名字了,初次听闻这个名字只是觉得好长好难记,后来一而再地从不同的人口中听闻陀思妥耶夫斯基此人,并且多次听到他人对其的赞赏,便买了《卡拉马佐夫兄弟》来读一读。

俄罗斯人名都很长很复杂,例如书中的主人公为一家父子四人,父亲——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长子——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次子——伊凡·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幼子——阿历克赛·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这已经让我很头疼了,在读前 100 来页的时候,出场人物已经很多,加上各种更加长的女性角色的名字,而且俄罗斯人因为名字长貌似都有简短的昵称,书中也是全称和昵称穿插着出现,真心有的时候看了半天都不知道到底在说谁,有的时候就真的翻回去看这到底是谁的名字来着。

全书读起来不是很轻松,也许是翻译的年代稍微远一些,行文造句上可能跟现在我们平时的口语有些不同,再加上书中有大段大段的关于宗教和哲学的论述,读来确实有些吃力。

通篇读下来,幼子阿辽沙如天使般的爱人们,宽容这世间一切的罪,次子伊凡背负中沉重的精神负担而不得解脱,在新科技和社会主义等新生事物的冲击下怀着对传统社会宗教价值观的深深的怀疑,长子生活糜烂至极,却又偶尔率真诚实,内里并非一个十分可恶之人。而他们那可怜的老父亲,如小丑般活着,如笑话般死去,并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罪孽。

整部小说虽说情节设定非常棒,但是我认为最精彩的还是伊凡关于宗教的论述,伊凡谈到了一个假想,假想耶稣再次复活了,回到了世俗社会中来,在宗教大法官烧死上百个异教徒的广场上就这么悄悄地复活了,他回道了世俗社会中。

但是他却被宗教大法官给逮捕了,在狱中宗教大法官对复活的他说道:
「『是你么?真的是你么?』他没有得到回答,便又急速地接着说,『别出声,别回答吧。你又能说出什么来呢?我完全知道你要说的话。你也没有权利在你以前说过的话之外再添加什么,你为什么到这里来妨碍我们?你确实是来妨碍我们的,你自己也知道。但你知道不知道明天将会发生什么?我不知道你是谁,也不是到你是不是真的仅仅像他,但是到了明天,我将加以裁判,把你当做一个最凶恶的邪教徒放在火堆上烧死,而今天吻你脚的那些人,明天就会在我一挥手之下,争先恐后跑到你的火堆前面添柴,这个你知道吗?是的,你也许知道这个。』他在深刻的沉思中加了这句话,目不转睛地紧盯着他的囚犯。」

伊凡说,这就是罗马天主教最主要的特点:「既然你已经把一切都教给了教皇,那就一切都已经在教皇的手里,你现在根本不必来,至少目前你不该来碍事。」

宗教大法官认为是他们给人们带来了幸福,而耶稣在离开他们的时候已经把这个权利交给了他们,如今也不可能再从他们手里夺回去。

「他们恰恰认为他和他的人们的功绩,就在于他们终于压制了自由,而且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使人们幸福。『因为只是到了现在(他自然指的是有宗教裁判制的时代),才破天荒第一次可以想到人们的幸福。人造出来就是叛逆者,难道叛逆者能有幸福么?已经有人警告你了,』他对他说,『你没有少受到警告和指示,但是你不肯听这警告,你不承认那条可以使人们得到幸福的唯一的道路,幸而你离开的时候,把这事情交付给了我们。你答应,你用话语证实,你给予我们系绳和解绳的权利,你自然已经不能再想从我们手里夺取这个权利。你为什么跑来妨碍我们啊?』」

接下来关于自由和面包的论述也是如此精彩。

「哎,他们没有我们是永远也不能喂饱自己的!在他们还有自由的时候,任何的科学都不会给予他们面包,结果是他们一定会把他们的自由送到我们的脚下,对我们说:『你们尽管奴役我们吧,只要给我们食物吃就行。』他们终于自己会明白,自由和充分饱餐地上的面包,这两者是不可兼得的,因为他们永远也不善于在自己之间好好地进行分配!他们也将深信,他们永远不能得到自由,因为他们软弱,渺小,没有道德,他们是叛逆成性的。你答应给他们天上的面包,但是我再重复一句,在软弱而永远败德不义的人类的眼里,它还能和地上的面包相比么?就算是为了天上的面包,有几千人以至几万人跟着你走,那么几百万以至几万万没有力量为了天上的面包而放弃地上的面包的人,又该怎样呢?是不是只有几万伟大而强有力的人是你所珍重的,而那其余的几百万人,那多得像海边沙子似的芸芸众生,那些虽软弱但却爱你的人,就只能充当伟大和强有力的人们脚下的泥土呢?」

全篇中诸如以上精彩的论述还有不少,这也是我首次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不断地被震到的一本书。书中对于人物性格特点的刻画更是细致入微,例如对拉基金的那种小人行径和可恶嘴脸就表现得淋漓尽致,实为一部好书,虽说读起来有些累人,也值了。

2015 年 12 月读书笔记

《失乐园》

真心好看的一本小说,毫不避讳如外科解剖般细致的大段落性描写,恰如其分又极端写实的心理活动的呈现,让久木和凛子直接在你的眼前活了。

你可以看到他俩在酒店里,在出租屋里,在度假别墅里做爱,你能感受到久木与妻子在餐桌上的沉默和尴尬,你能感受到凛子和丈夫在家中的冷暴力。

二人在一次次突破世俗伦理的束缚之后,最终成功的走到了一起。但是两人却选择了在这幸福的最高点赴死,不是向那冰冷坚硬的伦常示威,而是向那琐碎的生活和必然衰减的热情抗议。两人深知结合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务琐事的牵绊,二人之间的这种热情和默契会日渐磨灭,正如他们与自己的原配之间那般,也无奈找不到破解之道,最终选择在激情燃烧得最为旺盛的刹那走向毁灭,双双赤裸狠狠地抱在一起,满足地离开了这个让他们失望透顶的世界。

《把时间当作朋友》

得知李笑来这个人已经有些年头了,之前只是知晓他是新东方的名师,喜欢写博客,然后就没有了,大概我还一直有订阅他的博客。

再次关注到他,就是因为成功的比特币投资者这个巨大的光环吧。我就是这么俗,哈哈。关注了他的微信公众号之后呢,想着有必要读读这本屡次出现在他文章里头的这本听起来很正能量和主旋律的书(我就是这么装逼,书还没读呢,就先给人定性了),读了之后,有点相见恨晚。

书中反复讲了很多很棒的道理,也非常刻薄地指出了我们绝大多数人的致命弱点,打脸真的好疼,至少我很疼。

疼完了之后呢,我开始尝试去做一些事情了,我继续坚持每天的晨跑(当然北京的这个天气,想必大家也都知道,雾霾天是个很操蛋而且高发的天气,所以会造成一些小间断),然后开始写每天的流水账时间日志。

效果好不好,目前还不能说,我想先坚持个一年再回来看。不论做什么计划,关键在于实践和坚持嘛,书里头就是这么说的,所以,咱们走着瞧。

《甘南纪事》

这是我读的杨显惠先生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夹边沟纪事》,读完了非常震惊和感动,深为杨先生这种非虚构类文学作品的风格吸引。在叙实之余不落入一种纯文本性的记录和纯对话式的段落,而是适当地通过一些虚拟想象还原每个故事的主人公和出场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活动变化,又不过分渲染这些私人的揣度,这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还原和超越。

此次读《甘南纪事》显然较之前读《夹边沟纪事》要来得轻松许多,心情也没有那么沉重。书中不是穿插一些甘南地区的水美山美,朴实多彩的甘南藏人的风土人情,都让自己有点沉醉其中了,有机会定要去扎尕那探寻一番在书中多次出现的白石头山。

书中多次指明了村民调解委员会在藏人生活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村民公共事务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其中关于僧侣、老人,甚至以前的头人等等在委员会中处理相关事务时所遵循的社会组织原则以及所体现出来的智慧,甚至可以说是迷人的。而这些流传下来的传统和智慧,与现今的社会组织结构难免会产生一些冲突,例如公安局这个角色在藏民们心中和生活中扮演的是一个什么角色,以及藏民们是如何对待各种新型的事物,例如保暖内衣和防风服等等,书中那些淳朴可爱的藏民们会用他们每天的生活给你最真实的答案。

《你的灯亮着吗?》

这本书我第一次看到的是一个在网上流传的 PDF 版本,当时自己拿到打印店去打印了全书,自己也读了一部分,应该是把电梯的那个案例的部分给读完了,也许后面的部分没有继续读下去,也许读完了之后完全忘光光了,因为这次重新再读一回,发现自己隐约能记起来的也就是电梯的案例。

关于这个案例,在我自己身上还有个小事情蛮有趣的。08 年 10 月份前后,腾讯来我们学校校招,然后笔试通过之后,我就去参加面试了,面试的时候,面试官是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然后他先让我尝试着解决一个算法编程问题,我尝试了十分钟左右,没有什么思路,然后面试官考虑到时间有限(当时计划我是下午4点半开始面试,实际上我面试的时间已经6点多了,实际上我已经饿了),换了一个开放式的题目就是这个电梯的案例。我想了大概几秒钟吧,我觉得我还是应该坦白告诉面试官这本书我读过,我要是直接把书里头的内容给搬出来,这个就是抄袭,我也不能确定我能怎么样把我看过这本书的事实掩盖住,又不露痕迹地展现我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己和看问题的视角的独特性。最终,我很快地就告诉我的面试官,我说这本书我看过,希望能换一个题目,面试官笑了笑,然后给我换了另一个开放式的题目。这回的题目是一个智力题,然后我就被我的智商打败了,最终我就这么灰头土脸地结束了我的腾讯校招面试了。

所以这次重新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其实我有多次已经读不下去了,但是我还是不断地告诉自己必须读下去,最终读完了。我想说的是,本书的趣味性并不是那么高,有几个还蛮有趣的案例分析但是不多,文中也有不少比较别致的观点,但是说真的读起来确实蛮无趣的。也许以后得某天再读会有新的感受和收获吧。

《21 世纪资本论(精华本)》

原本以为这是全本,后来读了总感觉特别不对,很多的结论和数据扑面而来,完全消化不了,主要阐述的观点貌似是这样的「21 世纪里头,继承遗产的重要性将会更为突出,社会将会再次形成明显的阶级分层,而且财富将会更加集中化」,大概就是这样吧。不建议读这个所谓的精华本,我是在「多看阅读」上面读的,完全不建议,想读的话还是找全本来读吧。

「起风了,好好活下去。」

读完渡边淳一的《失乐园》,感觉心里痛快了一些,那些焦虑和矛盾随着久木和凛子的陨灭,一一幻去。

通篇均匀分布的关于性爱过程极致的描写,细腻到位的心理变化的剖析,全书的故事情节起伏不大,从故事的发展上来看甚至显得有些冗长了,但是全篇并无废话,所有的文字都是必须的。

唯有如此细致详尽地书写,方可让久木和凛子两人最终在情爱的顶峰慷慨赴死成为顺理成章的自然事件,前面的众多安排让两人的赴死变成了不是安排,反倒自然了许多,这恐怕也正是作者的意图吧。

久木和凛子这对绝命鸳鸯,在遭遇现实社会伦理的挤压之后,依然选择了追求自由而极乐的情爱,一步步堕入那无底的深渊,深知这深渊下面是绝对的毁灭,而又心甘情愿地堕落,直到最后双双的陨灭,将自己的人生定格在了最幸福的顶峰,最绚烂的时刻。

全篇细致入微的性场景描写,会让你自然地产生生理反应,在此之余,久木和凛子面临的社会伦理的挤压,心中的矛盾、负疚和渴望,会让你在焦虑之中渴望事态尽快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发展,直至二人在轻井泽的别墅中对饮下那口猩红的玛歌堡葡萄酒。

「起风了,好好活下去。」

2015 年 11 月读书笔记

《皮囊》

忘了什么时候在哪儿听说过《皮囊》这本书的名字,原以为这会是一部小说。但是在多看上试读了之后,方才知晓这是一部非虚构文学作品,看到阿太对于皮囊的态度以及母亲对于房子的执念之后,买了一本纸书回来,每日在上下班地铁路上读。

蔡崇达的文字给我一种可怕的真实,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内心剥开来呈现在你面前,那一个个人那一件件事,其实并没有什么波澜,都是平淡又熬人的日子在前面一天天地等着你,你在迈出步子之前已经准备好了。而在这种真实面前,很多的时候我们只能是无能为力,或者欺骗自己「只要我能 XX 样,那么这个事情就能 XX 样」,然后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这滚烫的红尘中去洗练自己,我们努力,我们付出,我们最终小有成绩,我们偶尔沮丧,我们偶尔欣喜,我们梦醒。

回头一望,这些日子还是在前面等着你,感觉就像是在异乡车站偶遇多年未见的少时伙伴,一句话哽在喉头不知如何说起,然后车来,伙伴上车了,回头看了你一眼。

这样的书读来并不轻松,心情并不会太愉悦,但是读下来有一种出了一口浊气的感觉。


《尘埃落定》

这是一本打开之后就不愿意合上的小说,一周之内就读完了,觉得意犹未尽。整部小说的故事性非常好,读起来非常的畅快,通过傻子二少爷的眼睛看到整个土司群的没落。

文中诸多对于麦其土司官寨这个小社会组织以及土司领地,乃至整个土司族群的组织结构的描述让人仿佛置身其中,领略到这种古老落后而又存在了很长时间的社会组织结构的特别。麦其土司、土司太太、麦其家大少爷、卓玛、塔娜、索郎泽郎、尔依、书记官、管家、茸贡土司和拉雪巴土司等等,读完之后个个鲜活地存在你的脑海,随时都可能记起来,因为你总会在生活中偶尔碰到这样的人。


《一句顶一万句》

我喜欢杨百顺,也许我就是杨百顺。通篇故事没有什么起伏,我更喜欢上部《出延津记》,出场人物繁杂,每个人都是非常非常小的角色,所有人都这么活着,这么过着。杨百顺也想这么活着这么过着,可是偏偏事情总是找上他,找上他的事情呢不大不小,却总是能要了他的饭碗,而他无非就只是图个过活罢了。最终他丢了吴巧玲,出了延津,改名罗长礼,虽然未能做成叫丧的活计,总算过活了下来。


《了不起的盖茨比》

也许是因为有个电影口碑还不错,小李子还因着这个再次被奥斯卡提名了,所以原本就抱着比较高的期望来读的,在读书前我并未看过电影,想着等把书读完了,在看看电影究竟拍得如何。

这是本小书,应该算个大中篇吧,故事并不引人入胜,不过对当时美国社会的现状和生活描绘得应该还是蛮到位的。读完之后,我是没有感受到有多强烈的冲击,只能说是一部还算不错的作品吧,也许是翻译的问题(我读的是多看上李继宏的版本),当然也许原文也就这样吧。